作者在本书的前言里,
身体 | 头脑 | 心灵 | 精神 | |
文化 | 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 | 看电视 | 善于利用和他人的关系, | 向日渐风行的怀疑论 |
用手术和药物解决健康 | 自娱自乐 | 表达并分享主观的、自 | 和犬儒主义妥协 | |
问题 | 的兴趣爱好 | |||
原则 | 调整现在的生活方式, | 开拓阅读 | 尊重对方,专注的聆听, | 这些原则正是我们力量 |
恰当地运用已有的、 | 的广度和 | 并无私地奉献他人,将 | 的源泉,这些自然法则 | |
放之四海皆准的、被 | 深度,终 | 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幸 | ,在我个人看来,冥冥 | |
普遍接受的健康原理, | 身教育 | 福感。 | 中有某种天意,满足了 | |
预防疾病和其他健康 | 我们追寻生命意义的基 | |||
问题 | 本要求,并鼓励我们探 | |||
究生命的美好。 | ||||
在本书的前言中,也很精当的归纳了“七个习惯”的定义:
主动积极即采取行动,为自己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创造。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
综合统效即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
不断更新,是指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
以下,还有不是七个习惯,但是也相对重要的定义:
情感账户比喻人际关系中的信任程度,如同银行里的账户,
这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一份地图,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
以下这张图片则表明了这几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由内而外(inside-out)”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
作者以自己教育孩子为例子,探讨了思维定式的作用。
作者认为,思维定式是我们思想、观点、行为的起源。
本章中,作者认为,这个世界有很多普遍存在的规律,
【两艘演习战舰在阴沉的天气中航行了数日,
船长问他光线的移动方向,他回答:“正逼近我们。”
结果,我们改变了航道。】
因此,改变自我,就应当由内而外的改变,否则终究是难以改变。
作者在本章,为七个习惯打定理论基础。
作者认为,“人格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 【习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而人格由人的本质而来,
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由依赖到独立,再到相互依赖,不断进步。分为三个阶段:
互赖期,是最终的阶段。出于这个阶段的人,
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 平衡(P/PC BALANCE) ,P代表你希望获得的产出;PC代表产能,
作者还分析了人类拥有的资产,用效能思维来考量来理清物质资产、
在一个团队中,效能思维也同样重要。不尊重团队里面的每一个人(
效能原则,是七个习惯的基础。
本章中,作者认为“积极主动”是一种人性,这种天性来自于“
作者给“积极主动”下的定义是:“不仅指行事时采取积极主动,
想让自己变得积极主动,可以从改变自己的语言入手。
消极被动的语言 | 积极主动的语言 |
---|---|
我已无能为力 | 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
我就是这样 | 我可以选择不同作风 |
他把我气疯了 |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
他们不会答应的 | 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 |
我不能…… | 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
我不得不…… | 我选择…… |
要是……就好了 | 我愿意…… |
“推卸责任的被动语言中有一个严重问题,
“积极主动”会有怎样的意义,在于不断的扩大自身的影响圈。
关注圈,是一个人平时所关注的问题,
作者强调“影响圈”的意义在于,
一个人的所面对的问题,通常会有三类: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会积极的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例子 :
一家公司里面,有着虽然才华横溢,精力旺盛但独断专横的总裁,
总是有这样的句型“如果……就好了”,说这样的话的人,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每个人都抱怨自己不够时间,
这一节,可以参考李笑来写过的6.f 最浪费时间的句型:“要是……就好了!”,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待错误的积极态度是马上承认,改正并从中吸取教训。P86
这是影响圈的核心,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
这里是作者给出的实践建议:
“以终为始”的定义,
实际上,作者在本章提倡的是,建立个人价值观,
作者以已故埃及总统萨达特(Anwer Sadat)的经历为例子,说明一个人从影响圈入手,
个人使命宣言的作用在于“确立自己的愿景和价值观;
影响圈的核心,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的源泉:
而影响圈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中心。
作者提倡以原则为生活中心,是因为以“原则”为生活重心,
因此,实际上,个人使命宣言就是在编写关于自己要遵守的“原则”
用尽量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撰写个人使命宣言之前,通过“心灵演练”
由于人是生活在社会当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关于更具体的撰写建议,参考:http://
当家庭、组织 共同参与 了使命宣言的撰写,将会有一个魔法效果,
活动的领域 | 人格 | 贡献 | 成就 |
家庭 | |||
朋友 | |||
工作 | |||
教会/社团服务等 | |||
习惯三是习惯一、习惯二的具体实践。没有自主意识,
作者提出了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
因此,作者提出了时间管理矩阵:
紧迫 | 不紧迫 | |
---|---|---|
重要 | I | II |
危机 | 预防性措施 | |
迫切问题 | 建立关系 | |
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任务 | 明确新的发展机会 | |
制订计划和休闲 | ||
不重要 | Ⅲ | Ⅳ |
接待访客、某些电话 | 琐碎忙碌的工作 | |
某些信件、某些报告 | 某些信件 | |
某些会议 | 某些电话 | |
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务 | 消磨时间的活动 | |
公共活动 | 令人愉快的活动 |
对一个人重要的是,时间管理矩阵中第二象限里面的活动,
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优点:
所以,就要回答两个问题:
第二象限工具应当具备的要素有:
进行自我管理的步骤有:
需要注意的是:
不是什么事情都应该亲力亲为,一些专业方面的事情,
“有效的相互依赖只能建立在真正的独立之上。
情感账户比喻人际关系中的信任程度,如同银行里的账户,
因此以下推荐六种主要投资方式:
本章节,更像是在讨论亲子关系的原则。
无条件付出的爱会帮助别人确定并坚定自己的价值、身份和人品,
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给爱附加约束和条件,
解决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带来巨大的情感账户收支。
双赢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也是方法。
很多时候事情总是欲速不达,
人际关系中,很容易就陷入赢/输、输/赢模式中,
我们社会中,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但是,不是什么情况都能够用双赢策略来应对,
好聚好散,就是如果不能利益共享,那还不如放弃交易。
不过,也不是“不能双赢,还不如好聚好散“,也不是万能绝对的,
双赢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五个独立的方面:“人格“
包括:
重点在于信守承诺。信守承诺是别人信任自己的前提。
是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
“
成熟是达到双赢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是达到双赢的一个必备的人格。
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而不是大多数人的心态,认为资源有限,
双赢关系,以双赢人格为基础,从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双赢关系的前提是双方充足的情感账户。
在建立起双赢关系之后,
双赢协议中,需要明确规定以下五种元素:
真正的双赢协议是双赢模式、双赢人格和双赢关系的产物,
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双赢体系,
这个过程有四个步骤:
移情沟通,是有效进行沟通的关键。这种方式,
与别人的交流中,我们通常会有五种模式:
移情聆听是要让人能够充分的了解对方,因此仅仅是记住、
不过,放开心胸去深入了解别人,同时也会接受别人的影响,
因此,移情聆听的时候,要做到: 先诊断,后开方 。
而在诊断过程中,要求人避免四种自传式回应:
在移情聆听,并尽力的理解别人之后,所获得的收益是巨大的。
“人们渴望理解。不论你在这方面投入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
既理解别人,也争取别人的理解,是移情沟通的目的。
在争取对方理解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因素是要考虑的(
1.人格。人格是指个人的可信度,
如果你的观点阐述清楚明了,条理分明,
争取对方理解最好是 一对一 沟通。投入时间和精力到相互依赖的对象上。
当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彼此的时候,
统合综效就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统合综效能让人发现 第三条道路 ,创造出新的合作方式来满足依赖的双方的需要。
要做到统合综效就必须养成前三个习惯,以让自己成为开放、
统合综效的精髓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
尊重的内容包括:人与人在智力上、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差异。
要做到尊重差异,就要破除一个思维定势: 世界就是我眼中的样子 。认识到,世界实际上是不同的样貌,因为 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
例子:
《动物学校》 教育家里维斯(R.H.Reeves)博士。
故事梗概:动物们为了应对“新世界”的挑战,决定创建一个学校。
【所以说学校是失败的模式,尤其是中国的教育,
社会学家科特·莱文(Kurt Lewin)的“力场分析”
驱策力通常是积极的、合理的、有意识的、和经济有关,
而统合综效能够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
“不断更新”是养成其他习惯的前提。【实际上,
身体 | 精神 | 智力 | 社会/情感 |
---|---|---|---|
锻炼 | 确立、坚持、学习、思考价值观 | 阅读 | 服务 |
营养 | 想象 | 移情 | |
压力调节 | 规划 | 统合综效 | |
写作 | 内在安全感 |
萧伯纳说:真正的人生快乐就是投身于你心目中伟大的事业,
在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平衡更新天性中的四个层面。
组织的四个层面:
要平衡发展,不能有失偏颇。否则,消极的力量一定会爆发。
而在实践中,本书所提到的七个习惯之间,如何做到统合综效?
越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
身体层面的自我更新=强化个人愿景。 精神层面的更新=强化自我领导。 智力层面的更新=强化自我管理。
每天个人领域的成功(每天至少用一个小时实现身体、
终于是记录完这个笔记了。陆陆续续的,
Author: Yibie <yibie@yibie-laptop>
Date: 2010-07-12 13:59:01 CST
HTML generated by org-mode 6.21b in emacs 23
或是邮件反馈可也:
askdama[AT]googlegroups.com
订阅 substack 体验古早写作:
关注公众号, 持续获得相关各种嗯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