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一月答亲爱的读者提问
感谢朋友们的一直支持。很高兴看到我的文章引发了一些争论,这完全是我所希望的。我见过了太多的一言堂,我知道知识上没有权威,而且我也不是权威,我更不可能总是正确,我只是希望引发思考,让大家回味,然后能够继续分享出更多有意义和有乐趣的东西。是的,我是互联网自由主义的坚定拥趸,在这个互联网上,如果你不能自由的发表言论,你还能够在哪里发表呢?
一月份,我看到博客的流量在迅速上升,有些意外。也有更多的读者朋友们跟我联系,给我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我集中起来,一一解答。
No.1 Will Lin给我提出的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最近Google Analytics提供了新的异步跟踪模式(Asynchronous Tracking),据说速度更快,更稳定,数据更准确。考虑到现在是放在头部,很有可能数据量会更大,过去一些点击但没有来得及加载页面的用户会被统计进去,但没有实际验证过。你觉得呢?
异步跟踪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更快的执行GA的监测代码,有两个好处:
1. 更快:代码被放在<body>…</body>中的最头部或者放在<head>…</head>中,这意味着页面没有载入完成GA的代码就会开始执行。页面也会载入的更快,因为异步代码不会影响<body>后内容的载入速度。
2. 抗干扰:传统的代码放在<body>和</body>中的最尾部,GA监测代码之前的任何其他JavaScript如果出现执行错误,GA监测就会失效。而放在头部或者<head>…</head>中,不会有这个问题。
你需要做的,是把如下代码放入被监测页面的<body>…</body>中的最头部或者<head>和</head>中: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_gaq = _gaq || []; (function() { </script> |
上面的代码有几点要注意的
1. 把UA-XXXXX-X换成你的profile相应的识别码;
2. Google还是建议把这个代码放在<body>和</body>中,紧挨着<body>。放在<head>之后,部分浏览器可能会出现报错;
3. 如果你要尝试异步跟踪代码,请把你过去加入的传统GA代码和定制化代码统统移除。否则可能会引起故障。这也是我没有在我的博客尝试异步代码的原因;
4. 如果你要定制化异步代码,跟旧的代码定制的方式非常类似,具体的方法请见:Google Analytics Tracking API。
我没有实际验证过效果,如果新旧代码不相互干扰,我会尝试。有没有朋友做过实验?能看到多大的差异?另外大家也可以参见David Wu的文章,很有价值!
Will,干脆你做个实验吧!:)
No.2 我们公司每个月都要投放十几万的百度的关键词,百度的关键词的结构大家都清楚,自上而下分成了推广计划、推广单元和关键词。我习惯于用GA分析,但是GA又和百度关键词广告没有自动的关联,所以作分析的时候很棘手。我希望能用GA分析推广计划、推广单元和关键词的效果,能够做横向比较和分析就好了。
坦率说,每月十几万的百度关键词投放我没有做过,一定非常有意思。十几万关键词,再加上推广计划、单元的管理结构,确实是一个费时费事的事情。
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利用GA的Link Tag (UTM Tag)来进行监测。因为Link Tag本身就可以作为层级结构的分类。具体的Link Tag的使用方法请看我的这个帖子和Google的帮助。
你可以设定utm_campaign=你的客户的名字;设定utm_source=你的推广计划名;设定utm_medium=你的推广单元名;设定utm_term=实际的关键词。
十几万个数据,对于excel来说,尽管已经不轻省,但是还是能够应付的(让你的老板给你多加些内存吧!)。用excel编制一个表格,然后用“&”或者concatenate函数把他们连起来,就能做好每个关键词加了link tag的链出URL了。这个其实也不难。
一旦你这么做了,在GA的campaign报告中(注意不是在Search Engine报告中)就能得到你所要的了,你可以比较不同推广计划,不同推广单元的差别,非常容易。
不过,有一个问题现在还不能避免,那就是GA对于百度汉字的支持。百度没有用utf8,所以GA上还是会显示乱码。怎么办呢?
我采用的方法是,用一个小软件,把所有的汉语全部转变成拼音对应的英语,这样,不会有乱码了,而且也基本上不影响辨识。这个软件是:实用汉字转拼音V4.8 绿色版,用百度搜一下,有下的,很好用。如果你想把数据结果和实际的汉语一一对应,那么把数据从GA上导出为excel,然后用index+match函数或是vlookup就能把汉语拼音再全部“翻译”回来。
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方法?
另外,感谢Ben Zeng(曾海银)给我关于这个问题提供的一些启发!
No.3 我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当站点规模变大而且页面不太“整齐”时(快速拓展业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Google Analytics的Top Landing Page(最常见目标网页)的数据无法很好地使用,因为你会发现诸如我们站点的cookie time out时间可能大于1小时,涉及到支付时页面跳转到alipay等其他域名,然后Landing Page已经不是真实的用户进入站点的入口。这种问题你见过吗?如何改善?
不好意思,我不太明白这里的不太“整齐”是什么意思,不过,我想这不影响这个问题。visit的cookie time out时间是可以自己修改的,在GA的代码中可以自己加函数定义。
这个函数是.setSessionTimeout(),在空格中填入加了双引号的数字即可,数字代表的是秒。你把visit的time out定位10小时也没有问题。但是一般大家还是约定俗成用半小时。
具体的方法请见:http://services.google.com/analytics/breeze/en/additional_customizations/index.html
No.4 我们公司想要为客户提供网站开发之后的分析和优化服务,我该如何报价,我的服务又应该包括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你,尤其是在当前其实还没有很明确的市场规范的情况下。但这的确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朋友都关心的问题。因为,如果能通过网站分析赚钱,这太好不过了!
对于网站分析的具体的收费模式,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1. 按照网站的流量收费,比如10k PV收费1000元/月。对于这种收费方式,事先会约定提供服务的种类,然后你就盼着客户的网站流量不断增加吧。具体的收费怎么收,我也没有个标准值。可以参考WebTrends和Omniture的价格,或者,你按照自己所花费的人时成本估摸着收?;)
2. 按照提供的服务收费,这个相对复杂,但其实比较合理,双方较能接受。
我就第二点进行一下引申:
一般人们总觉得做网站分析,就是提供一个报告,这是非常狭隘的。而且Avinash做过一个实验,他把每周都发布给公司内其他部门的网站分析报告在进行了几个月后突然停掉,竟然在停掉的第一周没有一个人问他为什么这周没有报告。这种情况我们都经历过,大家最后都麻木了,未必会真正重视你的报告。
网站分析提供的服务是包含了生命周期的循环,一定要包括如下内容:
- 网站监测的计划和实施;
- 网站监测实施之后的质量检查,确保监测没有问题;
- 网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网站分析发现、结论和建议,并以报告的形式呈现;
- 为建议建立测试环境,并进行测试;
- 测试效果反馈报告,以及新的建议。
我觉得,报告本身还是一个工具,我已经反复强调过,最终你还是要通过报告提出建议,然后通过测试,这样才可能知道管不管用,才可能做到优化。报告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优化,除非人们去执行,去测试。
每一项服务都是可以收费的哦!当然,你也可以最终出个打包价。
至于怎么收嘛,这个根据你付出的劳动和客户要求的深度,区别是很大的,当然,更你的商务拓展能力和谈判能力关系更大。总之,别让自己吃亏哦!
这个问题,如果大家觉得不够清楚,欢迎继续留言讨论!
No.5 最后,关于我们公司的招聘和面试
目前招聘的安排非常多,我也接收到了不少朋友们的简历。首先对大家的厚爱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目前总的职位的需求情况是:
高级网站分析师/分析主管:3个,一个在上海,另外两个在北京;初级/网站分析师:2个,在上海。目前上海的招聘已经进行了一轮,但第二轮尚未开始,我会在这周末或者下周初通知大家第一轮的结果。北京的高级网站分析师/分析主管职位是刚刚增加的,机会很不错,值得尝试。
SEM专员:2个,都在北京。目前还没有开始面试,但是已经安排了部分朋友的面试,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继续申请。
实习生:1个,在北京。另外可能有2到3个甚至更多在上海。所以上海的还没有毕业的同学完全可以先跟我联系,到时候肯定会有机会安排面试的。
注意,分析师/主管有超过一半的工作是做互联网广告的监测,另有百分之三四十左右是分析互联网营销活动的效果,其中包括我们最关心的网站分析。但是网站分析不是工作的全部。我不希望误导大家。
再介绍一下公司的情况,Omnicom Media Group(OMG)是世界上最大的媒介集团之一。主要是为世界上最大的这些企业提供媒介(就是广告)的计划和购买服务。所以OMG不仅仅只有互联网广告业务,实际上它会做全案,当然我只负责互联网这块。OMG下面有三家公司,其中两家在中国都设有机构,是兄弟公司,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家是OMD,一家是PHD。上海的职位是PHD招聘,北京的职位是OMD招聘,不管是OMD还是PHD其实大同小异了。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给我写信吧:sidney.song(at)omd.com!
祝大家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