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匹配职业和兴趣?
有些人很幸运,能在第一份工作时就选择正确了,而更多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都一直走在发现的路程上。
针对在此路程上寻找到自己兴趣职业的人们,你们是如何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职业且是如何转至自己兴趣职业这行的呢?
针对在此路程上寻找到自己兴趣职业的人们,你们是如何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职业且是如何转至自己兴趣职业这行的呢?
按票数排序
按时间排序
25 个回答
首先 非常不赞同“把兴趣当成工作来做就毁了”的观点
我呢 是个坚定的“always follow ur heart”拥护者,总是向我的朋友们极力游说要“追寻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第一次认认真真思考这个问题大概是我高二高三的时候吧,毕竟面临着选择大学选择专业的问题,想了很久想了很多,发现——我TM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那咱就排除法搞起!于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真的就拿着单子一个一个划掉,会计法律投资金融保险这些文科生热门专业通通不是我要的,我讨厌政府讨厌国企讨厌事业单位,就算在商业领域我也肯定不适合去卖电脑卖建材卖生物化学制品,慢慢的,我的大致方向就清晰一些了,外企比较是我的菜,比如酒店管理啦,时尚杂志啦,动物或者文化保护NGO啦,旅游节目啦,珠宝设计啦,这些看起来就并不是飘在高空中的浮云了,这些和现实都有对应的东西可以去选择和学习,再加上考虑到家里人对我异想天开的接受程度,最后选了“工商管理”这个万精油的专业……说到这可能要被教训“晕死你这么多思想斗争就选了个这啊” 但是,要知道,最后上的哪个学校读了哪个专业其实不重要,这一段思想的过程才是我收获最多的。
上了大学,在不断了解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继续排除法=,= 兴趣可以有很多,但问问你自己,哪几个是你愿意当作终身事业去奋斗的?对于我而言,地质大学珠宝设计专业不招文科生,PASS;旅游节目我也没念成播音主持,PASS; 瞧瞧国内NGO的现状,拯救地球的愿望还是等我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了再来进行吧,PASS; 酒店管理我依然很有兴趣特别是那段时间深受星级酒店主题英剧和美剧的影响;至于时尚杂志,我一不会拍片二不会写稿三不会公关,在这个行业我更感兴趣的是商业的运作,而不是赶着场子昧着良心捧明星捧品牌。这样一来我就把自己定位到酒店管理和奢侈品管理这个领域里了,大的方向定下来,轻松不少,慢慢有靠谱的感觉了。
插入一段,职业的规划有两个途径:
1. 定位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然后再深入了解这个领域后明确自己在其中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比如我热爱奢侈品这个行业,但像我之前说的我不适合进入时尚杂志工作,也不像是个靠写时尚博客而受邀去看各大时装周的人,我当然喜欢名牌包包和鞋子,但我会为奢侈品的商业运作着迷,比如店铺的选址装修,运营制度和规范,产品线的调整,和那些设计师合作推出一季性产品,为什么酒会这样的形式在国内受到这么大阻力,等等这些都与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连上了线。那知乎里面最广泛的Geek群体,假定你们最初定位在IT行业,那么然后呢,也许你适合选择不同的语言环境然后安心码代码,也许你钟情分享产品的评测并且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你创意不断适合去策划产品的推广,也许你善于判断创业团队的潜力和研究资金的流通去做一个出色的投资人,anyway,懂我意思了吧? 不是说喜欢踢球就一辈子踢球,那可以去做球探呀,运动器材零售呢,研究足彩呢,足球场的设计呢,建一个球迷论坛呢或是销售球票的平台呢(还可以定期组织球迷和酒吧的线下活动)?同样不是说喜欢跳舞就要跳一辈子的舞啊亲,OPEN YOUR EYES !!! (抱歉 无冒犯之意)
2. 定位一个职业然后再让自己去适应不同的行业。比如做会计,比如做HR,比如做广告,比如做翻译,你在中粮油做HR和你在知乎做HR肯定不一样,那这,便是和你兴趣相匹配的表现了。不多解释。
回到我的故事中来,有了这个目标,就每天看相关的网站,普及各种知识,看很多书,去学我想学的东西,当然也会很现实的去招聘信息,不断调整和摸索,也从来没有谁告诉过我怎样进入这个行业啊!不管怎样,当我看到我现在这份工作的招聘信息后,激动的几天睡不着觉,因为我知道“That's the one”, 我只申请了这一份工作,并且得到了它,从始至终都非常明确。很不能理解那些一天到晚晒面经晒offer的人,哎呀昨天去面了四大,今天去参加强生的笔试,后天去宝洁的终面,然后哗啦啦收到好多500强的offer选哪一个好呢,这只能说明你从一开始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呀亲,当然我不是说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但这样广撒网的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啊。
好吧扯远了,啰啰嗦嗦了这么多,总结就是! 不要自欺欺人! 除了你自己没有谁能掌控你的人生! No Excuse !乔帮主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大前提是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 2013 Oct.16 Update ==============
我上个月辞职了喵。
每次推送过来有新朋友赞这个回答我内心就都很纠结啊……
我辞职前挣扎的那几个月就一直在怀念我写下这篇回答的状态(现在再看都觉得也太打鸡血了哈哈)我同样推想了很多,不高兴,要辞职,那么
所以我就走啦,做好决定的一瞬间,想着辞职之后我可以去做的,各种各样的possibility一下子又被打鸡血了。
我想说的是,即使是你认定的工作并全身心的投入了,也有可能在途中发现偏离了最初的追求。这是会出现的情况呀!当你无法再享受你的工作,没有学到新的知识,没有成就感的时候,你需要勇敢的承认——我不会一辈子,做这件事情。但是会一辈子,都从这段经历中收益。如果你像我一样用了足够的时间尝试了调整了尽力了,但是这份工作还是没有办法成为你想要的样子,那么,这不是你的错。
你只是需要换一种方式去实现你的梦想。
当然,那还是一份很棒的工作,但是自然会有比你更真心享受它的人。
所以我现在的状态是,依然关注行业新闻,能比以前更理性成熟并且全面的去思考,同时执行新的学习计划,每天都超有成就感。我更加坚定的,努力用我自己的方式,把兴趣和职业转换的更纯粹更自由一些,不带附加条件的,不被公司老板绑架的,实现想要的生活。
我初中的时候在英语报(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It’s never too late to be all you can possibly be.
我呢 是个坚定的“always follow ur heart”拥护者,总是向我的朋友们极力游说要“追寻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第一次认认真真思考这个问题大概是我高二高三的时候吧,毕竟面临着选择大学选择专业的问题,想了很久想了很多,发现——我TM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那咱就排除法搞起!于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真的就拿着单子一个一个划掉,会计法律投资金融保险这些文科生热门专业通通不是我要的,我讨厌政府讨厌国企讨厌事业单位,就算在商业领域我也肯定不适合去卖电脑卖建材卖生物化学制品,慢慢的,我的大致方向就清晰一些了,外企比较是我的菜,比如酒店管理啦,时尚杂志啦,动物或者文化保护NGO啦,旅游节目啦,珠宝设计啦,这些看起来就并不是飘在高空中的浮云了,这些和现实都有对应的东西可以去选择和学习,再加上考虑到家里人对我异想天开的接受程度,最后选了“工商管理”这个万精油的专业……说到这可能要被教训“晕死你这么多思想斗争就选了个这啊” 但是,要知道,最后上的哪个学校读了哪个专业其实不重要,这一段思想的过程才是我收获最多的。
上了大学,在不断了解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继续排除法=,= 兴趣可以有很多,但问问你自己,哪几个是你愿意当作终身事业去奋斗的?对于我而言,地质大学珠宝设计专业不招文科生,PASS;旅游节目我也没念成播音主持,PASS; 瞧瞧国内NGO的现状,拯救地球的愿望还是等我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了再来进行吧,PASS; 酒店管理我依然很有兴趣特别是那段时间深受星级酒店主题英剧和美剧的影响;至于时尚杂志,我一不会拍片二不会写稿三不会公关,在这个行业我更感兴趣的是商业的运作,而不是赶着场子昧着良心捧明星捧品牌。这样一来我就把自己定位到酒店管理和奢侈品管理这个领域里了,大的方向定下来,轻松不少,慢慢有靠谱的感觉了。
插入一段,职业的规划有两个途径:
1. 定位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然后再深入了解这个领域后明确自己在其中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比如我热爱奢侈品这个行业,但像我之前说的我不适合进入时尚杂志工作,也不像是个靠写时尚博客而受邀去看各大时装周的人,我当然喜欢名牌包包和鞋子,但我会为奢侈品的商业运作着迷,比如店铺的选址装修,运营制度和规范,产品线的调整,和那些设计师合作推出一季性产品,为什么酒会这样的形式在国内受到这么大阻力,等等这些都与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连上了线。那知乎里面最广泛的Geek群体,假定你们最初定位在IT行业,那么然后呢,也许你适合选择不同的语言环境然后安心码代码,也许你钟情分享产品的评测并且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你创意不断适合去策划产品的推广,也许你善于判断创业团队的潜力和研究资金的流通去做一个出色的投资人,anyway,懂我意思了吧? 不是说喜欢踢球就一辈子踢球,那可以去做球探呀,运动器材零售呢,研究足彩呢,足球场的设计呢,建一个球迷论坛呢或是销售球票的平台呢(还可以定期组织球迷和酒吧的线下活动)?同样不是说喜欢跳舞就要跳一辈子的舞啊亲,OPEN YOUR EYES !!! (抱歉 无冒犯之意)
2. 定位一个职业然后再让自己去适应不同的行业。比如做会计,比如做HR,比如做广告,比如做翻译,你在中粮油做HR和你在知乎做HR肯定不一样,那这,便是和你兴趣相匹配的表现了。不多解释。
回到我的故事中来,有了这个目标,就每天看相关的网站,普及各种知识,看很多书,去学我想学的东西,当然也会很现实的去招聘信息,不断调整和摸索,也从来没有谁告诉过我怎样进入这个行业啊!不管怎样,当我看到我现在这份工作的招聘信息后,激动的几天睡不着觉,因为我知道“That's the one”, 我只申请了这一份工作,并且得到了它,从始至终都非常明确。很不能理解那些一天到晚晒面经晒offer的人,哎呀昨天去面了四大,今天去参加强生的笔试,后天去宝洁的终面,然后哗啦啦收到好多500强的offer选哪一个好呢,这只能说明你从一开始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呀亲,当然我不是说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但这样广撒网的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啊。
好吧扯远了,啰啰嗦嗦了这么多,总结就是! 不要自欺欺人! 除了你自己没有谁能掌控你的人生! No Excuse !乔帮主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大前提是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 2013 Oct.16 Update ==============
我上个月辞职了喵。
每次推送过来有新朋友赞这个回答我内心就都很纠结啊……
我辞职前挣扎的那几个月就一直在怀念我写下这篇回答的状态(现在再看都觉得也太打鸡血了哈哈)我同样推想了很多,不高兴,要辞职,那么
- 是这个行业的问题吗?不想再在奢侈品行业混下去了? No
- 是这个公司的问题吗?换个公司是否就解决了? No
- 是所在部门的问题吗? No, well...kind of...
- 是工作内容的问题吗?不想再做目前这样的事情? Yes
- 那解决方案是升职?or 申请不同的任务负责不同的项目? or 申请去其他的部门?
所以我就走啦,做好决定的一瞬间,想着辞职之后我可以去做的,各种各样的possibility一下子又被打鸡血了。
我想说的是,即使是你认定的工作并全身心的投入了,也有可能在途中发现偏离了最初的追求。这是会出现的情况呀!当你无法再享受你的工作,没有学到新的知识,没有成就感的时候,你需要勇敢的承认——我不会一辈子,做这件事情。但是会一辈子,都从这段经历中收益。如果你像我一样用了足够的时间尝试了调整了尽力了,但是这份工作还是没有办法成为你想要的样子,那么,这不是你的错。
你只是需要换一种方式去实现你的梦想。
当然,那还是一份很棒的工作,但是自然会有比你更真心享受它的人。
所以我现在的状态是,依然关注行业新闻,能比以前更理性成熟并且全面的去思考,同时执行新的学习计划,每天都超有成就感。我更加坚定的,努力用我自己的方式,把兴趣和职业转换的更纯粹更自由一些,不带附加条件的,不被公司老板绑架的,实现想要的生活。
我初中的时候在英语报(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It’s never too late to be all you can possibly be.